忆海撷珍 ——亚博新网站校友回忆文章选摘
1. “喊”课的谢芝圃先生:我们的几何、三角老师是谢芝圃先生,于都人。谢先生上课声音奇响,对于要强调的地方更是用“喊”。比如在讲假言推理时,他就“喊”:“有A则有B啊,无B则无A啰!”同学就跟着“喊”,“喊”几遍就记住了。一想起那情景,至今还觉得先生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
(摘自1940届学生黄安基《60年前的回忆》一文)
2. 欧阳希唐写对联: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是欧阳希唐先生,他教学认真,尤擅书法,深受学生欢迎,同学常常请他题字留念。有一天,我也请他题字留念,未想到他为我题写的一副对联是:“无读书之勇气,有瞌睡之精神。”欧阳先生的对联形象幽默地刻画了我当年读书上课的状态。
(摘自1942届学生朱生龄《难忘母校情》一文。朱生龄当时随学校迁往王母渡浓溪读初中,因患疟疾半月有余,身体虚弱,上课老打瞌睡,欧阳先生因写此对联。)
3. 郭大力的节目(外一段):郭大力先生虽没有教过我的课,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次南康籍师生开同乡会,大家嚷着要郭先生表演一个节目。他不慌不忙走到黑板面前,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今天开同乡会,有糖饼,有水果,还有节目表演,吃吃笑笑,欢聚一堂,十分快乐。”他要每个同学用本土方言朗读一遍。由于大家口音不同,南腔北调,形形色色,引得满堂大笑不止。个个都夸郭先生这个节目出得好。
龚槐陂先生是我们的音乐美术老师。龚先生上我们的音乐课很不一般,他不仅教我们唱抗战歌曲,还教我们欣赏广东音乐,教我们唱昆曲,也讲一些昆曲的基本知识。虽然我至今也不大会唱昆曲,但我还算懂得昆曲,也喜欢欣赏这种音色优美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现在我还常常听听哼哼昆曲。我之所以有这点兴趣爱好,就是龚先生当年上音乐课给培养起来的。
(摘自1942届学生朱生龄《难忘母校情》一文)
4. 热情的同济大学:1951年,学校组织春秋二季高中毕业生自愿参加高考的50多位同学,成立了“江西省立赣州中学升学团”(注:“江西省立赣州中学”为亚博新网站解放初期校名),奔赴上海,借住在同济大学,集体报名参加当年的高考。热情的同济大学成立了“考生服务团”,负责全程接待我校去上海高考的考生。8月1日,恰逢上海华东军区的“八一”建军节庆祝大会暨军民联欢会在同济大学广场举行,我们升学团的几十位同学应邀参加了当天的大会。解放军中哪些身经百战的英雄,和我们手拉手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会上,解放军战士还与我们交换了礼物。那天,我们在同济大学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
(摘自1950届学生利隆樑1998年1月20日写给母校亚博新网站的一封信)
5. 曾广渊先生评作文:我们高中的语文课是由曾广渊老师执教。他要求我们1至2周写一篇课堂作文,老师批改后都要讲评。他讲课的语调平和而安详,但却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记得有一次讲评时他指出:“有的同学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他是这么写的——‘时间像蝴蝶一样地飞过去了……’,我以为这么说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一,蝴蝶是飞得比较慢的;其二,蝴蝶飞过去又可以飞回来,但时间不仅过得很快,而且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往往形容‘光阴’‘似箭’,就是这个意思……”
(摘自1957届学生游性恬《中学生活数则——忆571班》一文)
6 . 钟起衡追悼会纪实:十月五日(指民国卅六年十月五日),天气阴霾,凉风凄切,在垂柳依依,绿水涟涟的咏归桥校(指江西省立赣县师范学校)大门前,素花团簇。上中悬挂着钟前校长遗像。校园里挂满了三百余幅来自省教育厅、赣南各县的挽联。新礼堂做追悼会会场,主席台正中高悬着钟前校长巨幅画像,上端有前清翰林、民国江西省省长谢远涵老先生亲笔题写的“后世为楷”黑底白字挽匾。像下还有社会各界人士敬献的祭文、悼词、花圈等。来自专署、县政府首长,教育行政部门与各中等学校领导和学生教师代表,社会各界人士,本校暨附小师生员工、省赣女师、赣县简师同学近两千人,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步入会场,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在哀乐声中开始。杨明(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为主祭官。杨明先生敬香后致词曰:“……钟先生毕生尽瘁教育,素为赣南人士所敬重,特别是创建省赣乡师后,桃李满天下,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死重于泰山!……”接着,是舒信文校长哀读省教育厅周邦道厅长的唁电。尔后,省赣中钟兆麟校长致悼词,张广鸿前校长介绍钟起衡老先生生平事迹。……大会在全场高唱挽歌的悲切声中结束。
十月七日,赣县各中小学师生及有关单位代表近万人,在赣州市体育场,参加了送灵柩发靷仪式,沿途群众燃爆恭送路祭,盛况空前,备极哀荣。
(摘自伍攀桂先生《沉痛悼念一代宗师》一文。钟起衡先生曾任江西省立第四中学校长,该校于1927年并入亚博新网站前身——省立赣县中学。)
7. 曾副校长讲的故事:亚博新网站向来非常重视外语教学。记得有一次,曾迪能副校长来到我班,强调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他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年以前,在上海租界一个拐角处,一个中国人晚上拉了一泡屎。正要离开,外国巡捕来了。原来那天发生了杀人案,巡捕正在到处缉拿凶手。看到这个人就问:“是你杀的人吗?”那人听不懂英文,以为问他在那儿干嘛。便回答说:“屙夜屎。”巡捕听成了“Oh,yes."心想,这人承认得倒挺干脆的,便把他抓了起来,投入监狱。曾副校长告诫我们一定要学好英语,否则可能被无缘无故抓到牢里。
(摘自1967届学生邹溱《亚博新网站和我》一文)
8 “文革”糗事一件:商时道老师,是我们赣亚博最新官网68届初中(1)班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头,单薄的身体,眼睛略小,衣着整洁,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他待人谦和,热情洋溢,嘴角上常常挂着淡定的笑容。走在校园的小道上,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玉树临风的感觉。那年月,商老师正值壮年,学富五斗,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他讲起来课来两眼炯炯有神,面带慈善的目光,他上的课很有逻辑,能把一些枯燥无味的代数公式,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我听他的课觉得津津有味,常不知不觉点头称是。只可惜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就来了。
商老师家原在南市街,“文革”中搬家到学校,住在体操房旁边。因为当时已不上课了,学校让商老师做了学校的食堂采购员。每天清晨,他都要骑着自行车,后座绑一个大竹篮,到菜场去为师生买菜。
有一天,我和彭健雄、罗治诏、张宜贵几个同学去体操房玩,正好碰到商老师买了菜回来,把自行车往体操房旁一摆,就要回家。记不起什么原因了,我们问了商老师一些什么事情,说着说着就争论了起来。当时的我少不更事,好像呵斥了他,还嘲笑了他的家庭成份不好。那时老师灰头土脸的,没有多少说话权,哪怕对学生也要礼让三分。但没想到商老师那天被激怒了,长期以来忍受的委屈和痛苦,突然爆发出来。他扬起手,一个巴掌朝我脸上搧来,我躲之不及,脸庞顿时难受了起来……
敢打革命小将,简直翻天了!我们几个同学将商老师团团围住。这下商老师也蒙了,知道自己犯下大错了,他不停地检讨认错,脸色变得灰白,生怕被小将们暴打。还好,我们当时还理智,没有暴打老师一顿。但我们提了个条件,要他把自行车借我们玩一玩。商老师一听,急了,自行车是他采购工作的重要工具,没有了自行车,怎么把菜弄回?
面对昔日的学生娃,今天的革命小将,商老师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只能答应,但他说最多只能借一天,晚上归还,自行车明天还要派上用场。最后,商老师很不情愿地把车钥匙给了我们。
那几日,我们几个同学们在学校的操场,在市体育场,在标准钟,在赣州市热闹繁华的马路上,骑着自行车着实疯狂了一把。
可怜的商老师,没有了自行车,也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仍然保证了师生们几天菜肴的供应。他还以为一天后,我们会乖乖地把车交回他,殊不知车在我们手里,岂能这么快物归原主?
几天后,同学们都成了骑自行车的高手,唯有自行车,惨不忍睹,已被我们摔得不成样子,几乎不能骑了——除了铃不响,哪里都铛铛响。车实在不能骑了,我们又没有修车的钱,于是在一个风高雨急,朦胧漆黑的的深夜,我们悄悄地把车子推到体操房旁边,算是物归原主了。……
这件事过去快五十年了,现在想来,真对不起商老师,我们对商老师有愧。商老师,当年不懂事的学子真诚地向您道歉与忏悔。
(摘自1968届学生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