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问 题 :你最希望你孩子拥有的三样东西是什么?不要想太久,也不要太贪心,用直觉记下三个你最诚实中肯的愿望。
一、本质不同---帮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
梦想真正的定义应该是让孩子找到一个目标,一个志业,让他看可以此生为之努力,且不知疲倦。
二、方式不同---让孩子优势更突出
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思想的高度一定是由我们最长的那块板子决定的。
三、根本手段不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找到每一个孩子胸中那个火星,给他氧气和空间,他就会熊熊燃起。
西方的老师,通常是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
四、挖掘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有力。
五、内容不同---掌握解决问题、终生受益的能力
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靠的一定是跨学科的素养和跨界的能力。
一个四年制的技术大学,大二学习的东西,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
六、训练的能力不同---提高孩子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取、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要进行更高等的智力行为要有坚实的记忆力基础,但决不能停留在那。
七、时间任务不同---在孩子最关键的年纪,选择去拼
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靠的一定是跨学科的素养和跨界的能力。
一个四年制的技术大学,大二学习的东西,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
八、关注点不同---培养孩子适应15年以后的世界
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之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
我们是在培养孩子适应15年以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应该往未来看。
九、终极目标不同---让孩子收获身心灵的成长
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给你带来更多意向不到的收获。
我们对成功的定义真的只是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或者考上一个名牌的大学吗?
十、结果不同---你想给孩子怎样的未来?
你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准备,并承担最终种瓜得瓜的结果。
本科教育更应该给孩子的是可持续的学习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