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无悔铸师魂 -- 记全国百名班主任之星、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张青云
-- 记全国百名班主任之星、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张青云

二十三年来,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和无数学子一起度过让他们终生难忘为之激动为之疯狂的高考六月;二十三年来,他以学校为家,潜心教学,悠悠岁月倾情奉献在三尺讲台;二十三年来,他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将一批批优秀学子送入北大、清华;二十三年来,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坚守杏坛,孕育桃李;二十三年来,他锐意改革,努力钻研,承担国家级课题,成绩卓著,他,就是全国百名班主任之星、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骨干教师,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的张青云老师。
杏坛耕耘,乐此不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以仰望的姿态面对你愿意以终生为之付出的职业和事业时,那么你会觉得你的追求永远充满无穷的魅力。”在张青云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一直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奋力前行。因为仰望,所以一直不敢懈怠;因为仰望,所以一直不断超越。他仰望的是一种平和的没有功利性的教育,他仰望的是一种注重潜能张扬个性的教育,他仰望的是一种高效充溢人文的教育。
1994年8月,带着期冀,带着新奇,大学刚毕业的张青云来到信丰县大阿中学执教。第一次走上讲台,既有喜悦,又有惶惑。大阿中学地处偏僻的农村,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学校一周有两三天停电,住的也是土坯房,房间地板开裂,墙皮脱落,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张老师仍然不改初衷,仍然痴于杏坛耕耘。
山里的孩子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看到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专注的眼神,坚毅的脸庞,张老师就信心满怀,坚定执著。
当时,张老师担任高一(1)班的班主任,还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琐碎繁重,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张老师感到大学里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下定决心,要利用工作之余,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能力方面进行一次充电。他订了《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同时购买了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程红兵的著作,他回忆说,当时,是如饥似渴地读这些著作,读完后,有一种行走在沙漠突然看到绿洲的惊喜。通过广泛阅读教学理论著作,他的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育视野极为开阔。
在执教前两年,张青云老师还不断地向年老的教师学习,每周听六节课,听课笔记抄了十几本,对教学有困惑的便及时记下来,课后马上找老教师解决。他深知,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自己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一定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张老师回忆说,一位资深的老教师的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受益匪浅。“你的态度让人赞赏,但要真正提高你的教学能力,你只要做一件事,上了每一节课,你必须写教学反思,写到五年,你就能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老师了。”这二十年张老师一直是这样做的。后来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张老师逐渐把教学反思升华到理论总结,进而形成教学论文。
张老师说,在大阿中学印象最深的还是德育工作。初为人师的张青云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很近,那时有很多贫困的学生辍学,他经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去学生家里家访,劝说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梦想。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他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位当年在大阿中学毕业、现在北京工作的学生在给张青云老师的信中写道:“时过多年,我仍然记得你在课堂上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我仍然记得你悉心辅导耐心讲解,我仍然记的你外出踏青激情无限,我仍然记得你畅说历史博问强记,老师,是你在黑暗中给我点亮了一盏灯,是你在冬日的严寒中给我带来了温暖,谢谢您,老师!”
因为工作成绩出色,张青云老师被选调进城工作。在信丰二中的8年是他教学的升华阶段。从1996年开始他长期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长期扎根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经验与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与素质。
进入高三,意味着担子更重,能力要求更高。高三阶段每年三轮总复习,每月一大考,半月一小考,备课,上课,听课,研讨,出卷,阅卷,讲评,反馈,同时必须完成高考指标。在繁重的工作中,张老师仍然坚持不懈,执著向前。认真分析了近六年的高考大纲,并且做了这六年高考的试题,从中对比每一年的考题的变化,确定高考复习重点,针对同学们的盲点、弱点,制定了周密的复习计划。在班级管理方面实施分层指导和跟踪管理,设计考试质量跟踪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时张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导学授课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信丰二中期间,他一直担任高三实验班的班主任工作,高考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在调入百年学府亚博新网站后,张青云老师的能力又提升到一个更高境界。亚博新网站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他,这里人才辈出,俊杰荟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他在这里如鱼得水,腾挪自如,连续几届高三培养了大批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优秀学生,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获得全国一、二等奖,近五年他主持了一个国家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组织课题组老师潜心研究,刻苦铭研,大胆实践,效果显著。这几年他和一些年轻教师蓝青结队,对他们悉心指导,全力相助,使他们在专业成长方面发展迅速,在教学、竞赛、课题、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追求卓越,奋力向前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张青云老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从未停步,他深知教海无涯,学无止境。近五年他主持了一个国家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以重要成员身份参加了六个省级课题的研究,组织课题组老师潜心研究,刻苦铭研,大胆实践,效果显著。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是张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多次组织语文组老师讨论教学,交流教学体会,尝试革新教法,并将好的做法、经验,不断总结推广。他带动教研组教师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在德育方面,张老师逐步推广自己的“三位一体自主管理法”,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宏观调控、德育小组分工的制度,效果显著。在关注学生的智育方面的同时,他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张老师一直强调品格胜过学习,一直强调人格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他说,一位老师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对学生施以长远人格的影响。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
教海无涯,止于至善